一、標準規劃
(1)運送管線設置自動截斷閥。
(2)選用密閉性能良好的截斷閥,確保可拆銜接部位的密封性能。
(3)合理挑選電氣設備和監控體系,設備報警設施和自動救活體系,做好防雷、防爆、防靜電規劃,裝備消防栓、干粉救活器等消防設施和消防工具;對或許產生靜電損害的工作場所,裝備個人靜電防護用品。
(4)對于易遭到車輛磕碰和人畜損壞的管線路段應設置警示牌,并應采納保護辦法。
(5)除設有就地檢測液位、壓力、溫度的外表外,尚須考慮在外表室內設置遠傳外表和報警設備。當儲罐內液面超越容積的85%和低于15%或壓力到達規劃壓力時,立即能宣布報警信號,以便采納應急辦法。
(6)設有氣體濃度報警體系,火災消防手動報警按鈕、壓力監測、超高液位聯鎖堵截、現場作業監視雙雷達液位監控等體系。
(7)氨水安置在規劃時,應盡或許下降氨水儲量,以下降其危險性;氨水罐區遠離廠界,間隔各居民區均在1km以上,方位合理。
(8)氨水罐區設置圍堰,防止氨水走漏外流影響周圍環境。
(9)氨水的槽車裝卸車場,應選用現澆混凝土地面。
(10)氨水儲罐及運送管線的工藝規劃滿意主要作業的要求,工藝流程簡單,管線短,閥門少,操作方便,安全可靠,防止了因為管線過長而增加產生跑、滲、漏,因為閥門過多而呈現操作上的混亂,產生走漏等事端。
(11)將氨水儲罐及運送管線區域設置為專門區域進行安全保護,可樹立警示標志,制止人為火源、制止使用或許產生火花的工具;可樹立圍擋,防止汽車或其他磕碰。
二、施工辦理
(1)選用優質的鋼管及管道附件,確保工程所用資料的質量,在重要部位恰當增大管壁厚度。
(2)加強工程質量監督,確保施工質量,完工后要進行嚴厲的試壓查驗。
(3)儲罐采納有效的防腐辦法,下降因腐蝕而引發的事端或許性。
三、運營辦理
(1)定期進行安全保護體系檢查,截至閥、安全閥等應處于良好技術狀況,以備隨時利用。
(2)確保通訊設備狀況良好,產生事端及時告訴中止送氣。
(3)加強保護保養,一切管線、閥件都應固定可靠、銜接緊密、緊密不漏。
(4)依據工作環境的特點,工作人員裝備各種必須的安全防護用具,如安全帽、防護工作服、防護手套、防護鞋靴等。
(5)特別注意防止野蠻施工對儲罐的損壞。在建設單位收取施工證時,均應經有關部門查明鄰近有無管線,并提出相應要求后方可施工,并樹立相關的責任制度。
(6)儲罐進行切割和焊接動明火時,應有切實可行的安全辦法。
(7)儲罐放空時,應依據放空氣量多少和時間長短劃定安全區域,區內制止煙火,斷絕交通。人和動物必須清場撤離,告知鄰近居民作好防護預備。
(8)燃氣的走漏和爆破一旦產生后果嚴重,其產生與否和危險程度又與設備設備、施工質量、操作規程、人員素質等諸多要素有關,需要對社會各界廣為宣揚,使人們注重這一潛在的風險,并了解根本的減災常識。做到燃氣走漏時防止明火,有序的進行自救互救,既要防止火災引起的爆破,又要注意防止爆破引起的火災并防止二次爆破。
(9)在氨水罐上方設備頂棚,防止陽光曝曬,保持罐區的陰涼、通風,遠離火種、熱源。氨水儲罐和運送管線應嚴加密閉,防止與酸類、金屬粉末接觸。
(10)氨水罐區裝備砂土、蛭石或其它慵懶資料,以便于吸收小量走漏的氨水。
(11)氨水罐區地表選用防滲資料處理,鋪設防滲及防擴散的資料。
(12)裝備事端排水體系:設置高壓水槍和水炮及消防應急泵,將走漏的氨水用很多水沖刷,洗水稀釋收集后排入廠區事端水池,待事端結束后,廢水處理合格后外排。
(13)加強原資料辦理:確保貯罐、設備、管道、閥門的原料和加工質量。一切管道體系均必須按有關標準進行良好規劃、制造及設備。
(14)氨水儲罐20m以內,禁止堆放易燃、可燃物品。
(15)氨水儲罐應設噴淋辦法。
(16)對于很多走漏的氨水,可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,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(17)定期對氨水儲罐和管線進行走漏安全檢查,并做好檢查記載。施工和檢修按安全標準要求進行。裝卸時要嚴厲按章操作,盡量防止走漏事端的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