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爾濱液氨,又稱為無水氨,是一種無色液體,有強烈刺激性氣味。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,為運輸及儲存便利,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氨。液氨易溶于水,溶于水后形成銨根離子NH4+、氫氧根離子OH-,溶液呈堿性。液氨多儲于耐壓鋼瓶或鋼槽中,且不能與乙醛、丙烯醛、硼等物質共存。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,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,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很高。
標準狀態下氨沸點-33.33攝氏度,熔點-77.7攝氏度,自燃點651.11攝氏度。氨氣容易液化,常壓下冷卻至-33.4攝氏度,或在常溫下加壓至7-8個大氣壓,即冷凝成無色的液體氨,在升溫或降低壓力時,液氨可急劇蒸發,并吸收大量的熱。因此,液氨作為制冷劑,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。
根據《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》,氨氣屬于IV類輕度危害氣體,人群暴露在含有定濃度的氨氣環境下,濕皮膚、粘膜和眼睛會受到氨氣侵襲,可能發生中毒事故。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、咽痛、咳嗽、痰可帶血絲、胸悶、呼吸困難,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、喉水腫痙攣或支氣管黏膜壞死脫落致窒息,還可并發氣胸、縱隔氣腫。吸入高濃度氨可迅速死亡,除了液氨泄漏對人體的直接影響,當氨氣在空氣混合物中濃度達到16%-25%時,遇明火會燃燒和爆炸。
液氨泄漏引發爆炸事故的幾種模式:
1、液氨泄漏后在泄漏出口處立即點火形成噴射火;
2、泄漏處于開放空間且經過定時間點火形成閃火;
3、泄漏處于局限空間條件且經過定時間點火則形成蒸氣云爆炸,
另外,儲存液氨的儲罐也有可能發生“BLEVE爆炸”,即液體急劇沸騰產生大量過熱而引發的爆炸式沸騰現象,目前中的冷庫、食品加工、啤酒、飲料、石油化工等項目的制冷系統工程中,大都采用氨作為制冷劑,此外,也有鹵代氯氟烴、二氧化碳等其他制冷劑與鹵代氯氟烴相比,氨作為制冷劑有綠色環保、價格低廉,能高,傳熱性能好等優點,含氟制冷劑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,且具有溫室氣體應,其環境代價較大。
操作處置
1.1 操作處置注意事項
嚴加密閉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。
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
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防靜電工作服,戴橡膠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。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。避免與氧化劑、酸類、鹵素接觸。搬運時輕裝輕卸,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
1.2 儲存注意事項
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宜超過30℃。應與氧化劑、酸類、鹵素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
液氨為第2.3類 有毒氣體采用鋼瓶或槽車灌裝。灌裝用鋼瓶或槽車應符合國家勞動局頒發的“氣瓶安全監察規程”、“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”等有關規定。允許重量充裝系數為0.52kg/L。裝運液氨的鋼瓶和槽車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制訂的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》,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受熱,嚴禁煙火。鋼瓶必須有安全帽,瓶外用橡皮圈或草繩包扎,防止激烈撞擊和震動。液氨鋼瓶應存放于庫房或有棚的平臺上。露天堆放時,應以帳篷遮蓋,防止日光直射。主要靠鐵路和公路運輸。